呢?
“要不这样,咱们家那房子,以后哪怕咱们不住县城了,重新回来住,估计也得重造,再造的话,咱们也得造在荒山那边,圈块大点的地方,那房子反正空着也是空着,要不然我就出这房子,让村长或者里长问问县里的教谕,有没有什么老夫子能来咱们村,就只一点,男娃女娃一视同仁,若只能接受男娃不能接受女娃的老古板,那也不用来。”
徐达其实想办这事儿很久了,就是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没有多余的钱,春丫那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教着肯定不是长久之计,如今反正他们县城里的房子也租好了,现在只拿出茅草屋的使用权而已,他还是可以做到的。
虽说铁头以后肯定得在县城念书了,可老宅的几个孩子也得接受教育不是?反正也不用出啥钱,何乐而不为呢?
徐达还提出,“不过爹,你们得腾个房间给我们哈,万一我们要回来,好歹得留个地方落脚。”
“孩子们现下读书的那个房间就留给你们了。这事儿,听着也还算靠谱,但是到底该怎么办,有多少孩子要念书,请的夫子的事儿,都还得再去找村长商量商量,这事儿我知道了,既然你愿意出地方,那村里估计也是支持的多数,应该问题不大。”
办学这事儿可是个大事儿,说起来为啥他们村老是矮李家村一头,不就因为他们村儿自己没学堂吗?这种能重振他们三元村雄风的事儿,徐汉怎么可能不支持呢?
第126章 办学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